西安便民服务 西安公交线运营线路查询 西安火车票售票点全城分布 西安大学地址详图及联系方式
首页>>中国各大学地址及联系方式>>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校徽 地址:
隶属:
电话:
网址: http://sc.ruc.edu.cn/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2012年9月4日,中国人民大学正式设立苏州校区,全面负责国际学院(苏州研究院)和中法学院等教学科研机构以及社会服务机构的管理。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是人民大学整体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增长点;是面向华东地区的教学科研基地;是面向国际、探索中外合作办学和培养高端人才的实验基地;是优势学科的拓展与提升基地。

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是经中国教育部批准,由中国人民大学与法国巴黎索邦大学(巴黎四大)、法国保罗-瓦莱里大学(蒙彼利埃三大)、法国KEDGE商学院(由法国波尔多高等商学院和马赛商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共同合作创办的第一家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是隶属于中国人民大学的非独立法人办学单位,是中国人民大学直属的二级学院。中法学院中方院长为青年经济学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朱信凯,法方院长为法国保罗-瓦莱里大学副校长Jean-François VERGNAUD(魏让方)教授 。

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位于江苏省苏州市独墅湖科教创新区仁爱路的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立足历史名城苏州,既接法国-上海-苏州的交通便利,又承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成果,同时怀抱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众多国际知名企业,具有优越的自然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环境。中法学院秉承中国人民大学“实事求是”的校训,牢记“立学为民、治学报国”和“高水平、有特色、国际性”的办学理念,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高层次人才为己任。学院拥有国际一流师资,由中法双方资深教授及著名学者长期任教,集中参与各校的优势专业,从全国统一高考中选拔优秀学生入学。在教学活动中,坚持中英法三语教学,2/3课程采用国际师资授课,给予学生国外学习的珍贵经历。中法学院将始终保持国际化的校园环境,吸引接收法国留学生来校学习,与中国学生共同学习、共同生活,创造中法两国学生直接交流、相互学习的环境。学生毕业后将获得中法两国名校的各自学位,并可进入法方合作大学攻读硕士学位。中法学院围绕中国人民大学和法国合作院校的优势学科开设了金融学专业、国民经济管理专业及法语专业(含国际财经传媒方向、外交与国际关系方向)。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苏州研究院)正式成立于2007年9月,2009年9月6日举行首届全日制学生开学典礼。纪宝成教授亲自兼任国际学院(苏州研究院)首任院长,现任院长由青年经济学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朱信凯兼任,院领导班子成员包括副院长李明奎教授、副院长[2] 陈忠阳教授。

国际学院(苏州研究院)是中国人民大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与苏州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的高层次、国际化教学研究机构,致力于建设成为中国人民大学在华东地区的教学科研基地、国际合作平台、高端培训中心、创新研发园区。

国际学院(苏州研究院)主要招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会计硕士、法律硕士、公共管理硕士、社会工作硕士、税务硕士、金融硕士、知识产权法学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此外还招收博士研究生,形成了本硕博全方面的办学层次。学院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交流,与法国马赛商学院、法国巴黎第四大学、法国巴黎第十大学、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等国外一流大学交往密切,并办有以中法财务金融硕士项目为代表的各类国际合作项目。

国际学院(苏州研究院)设有全球化研究中心,在该中心平台上,建立了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研究所、新兴产业发展研究院、苏州国际金融研究院、东亚音乐考古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学院其他科研、培训、出版机构还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华东分社、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华东分社、法官研修中心、联合国与其它国际组织研究和培训中心(苏州)、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独墅湖培训基地等。以文化创意产业为特色的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苏州分园)也已进入实质性运作。

国际学院(苏州研究院)联合办公室荣获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特别奖,国际学院(苏州研究院)荣获中国人民大学2009年度先进集体,中国人民大学2010年度安全稳定综合治理工作先进集体、宣传思想工作先进集体,苏州工业园区2010年度安全稳定工作先进集体,中国人民大学2011年度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学院学生代表队荣获中国人民大学第五十一届田径运动会男子团体第五名和体育道德风尚奖等荣誉称号。学院2009年开学以来先后举办的纪念郭小川诞辰90周年诗歌朗诵会、新年晚会和新年舞会、“五四”歌咏比赛、龙舟比赛等活动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学院主办的院报《人大江南报》由纪宝成校长亲自题写报名,已面向院内外广泛发行。

国际学院(苏州研究院)将立足苏州,面向长三角和华东地区,紧密联系区域发展实际,坚持贯彻“高水平、有特色、国际性”的发展定位,为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服务,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服务,为中国人民大学建设“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