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技术前沿>>网站/软件行业动态
气象大数据和保险结合前景广阔,但仍需解决以下问题
作者:西安大数据平台开发 | 转载 来源:西安大数据平台开发 | 时间:2018年5月13日| 点击:0次 | 【评论】

我国的气象部门存储了自1949年以来全国以及全球的各类气象观测数据、预报数据,数据总量在4-5PB。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来看,气象数据都可以称之为“大数据”,气象大数据的整理、加工、深度挖掘、行业应用都有着非常坚实的基础,蕴含了丰富的研究与应用价值。

气象大数据

天气风险是影响经济的重要因素。一方面从全球角度来说,全球经济的20%-30%直接曝露于天气风险之下,这一数字足以说明问题。另一方面立足中国说,中国是世界上气象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因天气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每年都超过了1000亿元。在全球气候持续变暖的大背景下,各类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更加频繁,同时随着全球经济体量的不断增大,气象灾害造成的影响和损失不断加大,社会对于气象风险保障的需求迅猛增长。

气象大数据

随着中国经济体量的不断增大、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在中国的飞速发展,也为气象大数据在保险市场的落地应用营造了良好的信息环境和基础设施。气象大数据可与旅游、能源、医疗健康等多种行业相结合,气象大数据用于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防灾防损,还有着更大的空间。但同时气象大数据和保险相结合还有很广阔的前景,但也存在一些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1、数据使用没有统一标准与规范

目前各个保险公司设计天气指数保险产品时,常规做法为与当地的气象部门开展合作,但因各地气象部门对保险业务的理解不同,造成使用的数据维度、数据时长、站点选择、评估方法也会不同,没有统一的数据使用标准与规范,对保险产品在其他地域的使用造成了阻碍。比如一个降雨类型的保险做风险评估中,应该使用多少年的历史数据,应该使用20至20时、08至08时的累计值,应该使用单一站点还是多站点综合评估,这些目前都没有行业统一的标准与规范。

2、产品设计合规性

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国保监会《中国保险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建立巨灾保险制度”;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发挥保险等市场机制作用,加快建立巨灾保险制度。鼓励各地区探索巨灾风险的市场化分担模式,提升灾害治理水平;发改委、财政部、水利部、农业部、气象局等九部委联合发布的《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指出,推动气候金融市场建设,鼓励开发气候相关服务产品。

气象大数据

在有了国家政策支持的前提下,中国保监会印发了关于《财产保险公司保险产品开发指引》的通知,这保护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完善产品管理制度,规范财产保险公司保险产品开发,提升保险产品供给质量,起到了规范作用。但由于我国天气指数保险处于起步阶段,产品设计经验不足,在相对严格的规范体制下,还需要不断的打磨。

3、跨领域多学科的参与

气象大数据要想真正深扎各个行业,解决行业天气风险,就必须要了解气象、保险以及所面对的行业,这对天气指数保险从业者的要求相对较高。

此内容DOC下载 此内容PDF下载

【全文完】
关键词标签: 大数据 气象大数据 
0 ([$-顶稿人数-$])
0 ([$-踩稿人数-$])

版权声明:

1、陕西弈聪网站内容中凡注明“来源:XXX(非陕西弈聪网站)”的作品,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中涉及的网站建设,网站优化,百度关键词优化,西安软件开发等技术细节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支持其观点,并不对其真实性负责。对于署名“陕西弈聪”的作品系本站版权所有,任何人转载请署名来源,否则陕西弈聪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站内容中未声明为“原创”的内容可能源自其它网站,但并不代表本站支持其观点,对此带来的法律纠纷及其它责任与我方无关。如果此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方进行删除。